2003.07.17 民生報
記者楊美珍 胡恩蕙/專題報導
清潔、保濕、防曬之基礎保養3步驟,已無法滿足女人對白皙、抗老等「美膚新境界」的渴望;強調機能性的醫療通路保養品也趁勢大為走紅,愈來愈多女性到皮膚科或藥妝店選購果酸治療青春痘、左旋C除皺抗老等,企求一張「青春常駐」的面容。
在法國,有9成的皮膚科病患曾請教醫師,該如何保養肌膚?有醫師甚至搖身成為「超級推銷員」,醫療線的保養品自成一格,與百貨公司專櫃或開架式保養品互別苗頭。近年來,台灣也有愈來愈多女性轉而購買醫療通路保養品,不僅問題肌膚得以解決,同時也是渴望抗老、美白等「美麗升級」者鍾愛的保養途徑。
雖然百貨公司專櫃也有同樣成分的保養品,但醫療通路產品的有效濃度較高,效果也較明顯。皮膚科醫師廖苑利表示,同為果酸產品,專櫃產品為滿足大眾市場的需求,濃度不會太高,多在5%左右,主要效果為保濕,但去角質效果較低;醫療通路的果酸產品則提高至15%左右,去角質的效果可以大幅提高,對於膚質與膚色的改善度更佳、更快,但使用時最好參考醫師的建議。
常見的醫療通路保養品包括有果酸、左旋C、麴酸、維他命A酸或A醇等A酸類產品、植物性荷爾蒙、玻尿酸等,功能各不相同,「治痘痘、去角質」用果酸或A酸,「美白」用熊果素或麴酸,「抗老或改善細紋」以左旋C、植物性荷爾蒙或生長因子DHEA為首選,「保濕」則常用玻尿酸。皮膚科醫師游鴻儒表示,其中又以果酸和左旋C為2大暢銷商品。
台北國泰醫院皮膚科主任胡淑玲說,成分透明化是醫療通路保養品最大的優點,不像專櫃式保養品般包裝著美麗的宣傳字眼,很多人搞不清楚「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」,加上價格經濟、效果又好,因而興起醫學美容中扮演很重要的輔助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