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.02.28 中華日報
記者黃翠娟/台北報導
台灣女人愛美,啥麼都不驚,口耳相傳威力驚人,檳榔葉、檸檬片、小黃瓜等美容偏方,都會以身相試,以訛傳訛大肆宣揚偏方成效,有相當高比例者,情願走偏門,也不願循正統路線保護自己容顏。
還記得在公元二千年盛暑,網路盛傳,檳榔葉敷在臉上,可以讓皮膚白回來,威路威力驚人,台灣女人也不辨真假,直撲檳榔園強摘檳榔葉敷臉,國泰醫院皮膚科醫師游鴻儒當年印象深刻,只要見到臉上黑一塊白一塊病人,容貌呈現水泥壁斑駁模樣,不用多問,又是網路美容方法的受害者。
游鴻儒說,檳榔葉是有些不知名成分,可以抑制黑色素,但是,檳榔葉裡頭也有不知名成份,皮膚經過光照後立刻反黑,更恐怖的是,反黑的力道不均勻,幾乎每個敷檳榔葉的統統中獎,局部肌膚脫色不均勻。
由於這種反黑的色素沈澱十分嚴重,皮膚美容科醫師就算用雷射最新科技,很難讓當事人白回來,這些人聽信網路美白方法者,臉上膚色就是不自然,要黑不黑要白不白。
有些人還深信,鹽巴可以發揮小兵立大功效果,拿了大把的鹽拼命往臉上抹,皮膚科醫師對這種鹽巴美容法相當不以為然,鹽巴顆粒加減具有去角質的功效,不過,想把毛孔內的髒東西去除,達到白皙功效,最好不要直接使用鹽巴,因它具備溶解特性,若碰到傷口會感覺刺激,再者,鹽巴若接觸痘痘,還可能化膿,鹽巴並不是最好的去角質產品。
最近,台北縣的消保官,還為了一家美容沙龍店的消費糾紛拜訪皮膚科醫師,投訴者不平指出,用了這家美容沙龍美白商品,皮膚紅紅腫腫的,更慘的是血管還擴張,就算塗上厚厚的粉也無濟於事,根本就不敢出門見人。
據指出,這家美容沙龍的美容品,經化驗不含對苯二酚、維他命A酸,汞的成份也沒有,但是裡面究竟是什麼成份讓消費者皮膚紅腫受傷,還需要對產品做進一步成份化驗。
就皮膚科醫師專業建議,皮膚一旦紅腫,代表是組織受傷,這時不能塗任何化妝品,用時間換取空間,慢慢等紅腫消褪後再做打算,幸運的,時間起碼要拖到一、二年以上,至於在臉部血管擴張部分,脈衝光與染料雷射,是可挽回部分血管擴張尷尬,但是要回復到早期圓滿無缺嬌俏,機率相對不大。
游鴻儒為消費者抱屈,照現行的管理規定,只要保養品不含藥,即可上架銷售,目前僅有美白、防曬及特殊產品需要經過主管機關審查。
僅管台灣已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,但是台灣消費者,對於洋文字的外來品,還是有陌名的崇拜,就算化妝品公司標示全成份,消費者鮮少會一一探究,外來舶來品總是比本土貨來得棒。
就以二、三年曾在果酸市場十分流行的七天不見天日換膚法,由於產品來源地為美國,透過網路訂購,國內消費者敞開心胸接受新品,這套被直銷商吹噓換膚不求人的果酸療法,售價近三萬元,而台灣的商人,看到該品項十分好賺,乾脆仿冒商品銷售,以自行研發技巧,以類似英文字母諧音在市場銷售,不少人皮膚因此變成接觸性皮膚炎,臉部既紅腫又癢,肌膚受刺激程度非同小可。
依照衛生署的規定,對苯二酚美白產品及維他命A酸物,要在醫師指導才能使用,化妝品不能有此成份,但是,一直到現在,還是有不肖廠商以身試法試圖矇騙。
含有對苯二酚美白產品,使用不當會引起皮膚炎、紅斑、灼傷,或皮膚色素沈著等副作用,衛生署已於七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告禁止,含有此成分的化妝品,違者將依違反藥事法第三十九條規定,處新台幣三萬元至十五萬元罰款。
對苯二酚可干擾黑色素形成,對雀斑、老人斑、口服避孕藥誘發的肝斑症,有消褪淡化作用,也因其具有刺激性,局部使用會造成皮膚炎、紅斑、灼傷及不規則皮膚去色素化等副作用,所以列為藥品管理,化妝品中不得添加。
其實,消費者不怕污染勇於嚐試精神,讓皮膚科醫師看傻了眼,游鴻儒曾經在夜市閒逛時,看著小攤位的老闆,拿著尖頭的小鐵棒,使勁的摳座上客臉上的小黑痣,摳著摳著,小黑點是掉了,老闆拿著棉花讓座上客摀著傷口,點痣療程結束,他是心頭一驚,座上客耐痛力果然驚人,更令人無法想像是,小鐵棒未經專業消毒即挖肉除痣,最後還只是拿著棉花按住傷口而已。
受到傳統觀念左右,中國人很討厭臉上有不該有的痣,如果是兇痣,是想盡辦法除去,在正統醫療診所,除一顆痣行情價是五百元,可以免除不必要感染後遺症,坊間是一顆約一百元,用的是腐蝕性藥水,走鄉野療法者還是為數眾多。
有些美龍沙龍店,被歸類為藝高人膽大型,源頭師傅收取束脩約三十萬元,美容師即可以此技術取斑,視面積大小對客人收取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,這種腐蝕劑濃度約在百分之二十、三十間,對表皮性斑點有效,可是劑量倘若控制不當,或是學藝不精者,客人臉上斑點變凹洞,疤痕深淺不一。
女人愛美是天性,但是勇於拿自己做實驗,最常見的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,消費者要拿更高的代價彌補早先的錯誤,精神及金錢都要付出相當大代價。
化妝品公司砸下大把銀子做廣告包裝商品,意志力弱些消費者,鮮少能夠發揮自制力控管荷包,國泰醫院皮膚科醫師游鴻儒建議,保養的步驟是愈簡單愈好,弄清楚自己的膚質即能事半功倍。
在皮膚科醫師圈圈,一位元老級教授,他保養皮膚產品相當簡單,就是一塊茶褐色的南僑水晶肥皂,理由很簡單,他的皮膚屬油性,用南僑肥皂效果最好。
本身是皮膚科醫師,游鴻儒的肌膚狀況,向來是病人注目焦點,他也不吝惜公開私人保養法,洗完澡後,臉部不擦化妝水或收歛水,趁著皮膚在浴室內飽水度十分強的階段,立刻塗乳液,要出門時,頂多再加塗防曬品,皮膚保養的哲學是,簡單就是美。
游鴻儒的太太,以前也是知名品牌化妝品愛用者,看著游鴻儒這套簡單的保養哲學,皮膚狀況反而是令人稱羡,她決定夫唱婦隨,梳妝台擺的是走醫藥通路的化妝品,更絕的是,她對品牌選擇不具忠誠度,有什麼就用什麼,一點都不挑食。
很多化妝品公司宣稱,買化妝品,特別是保養品,一定要整套成系列購買,效果才能加乘加倍,從基礎保養品到機能性保養品,一樣也不能少,高價化妝品,貴自然是貴得有道理。
一樣化妝品,少說也有二、三種成份,如果是一層層塗上去,從基礎的化妝水,到最後的日、夜霜,一個臉上多了二、三十種外來成份一點都不誇張,也難怪游鴻儒會建議保養程序不要繁複,簡單有效最重要。
了解化妝品成份的人,有時會對化妝品動輒上千元,乃至高貴到上萬元,充滿了匪夷所思疑惑,化妝品說穿了,就是一堆化學成份添加摻拌,成本價約是售價二成,其餘的,包含昂貴的管銷成本,廣告包裝是一個相當重的成本花費,皮膚科醫師粗估,化妝品公司賣出的化妝品,毛利起碼在四成以上。
屬於最便宜又好用的保養品,當屬凡士林,它是最好的保溼品,也是最好的滋潤品,缺點是過於厚重,夏天沒有一個人消受得起,嚴寒冬天凡士林還蠻好用的,乾性、敏感生、油性及綜合性肌膚,各有其適用保養品成份。
原則上,塗保養品,從T字部位以外的地方先塗,容易出油的T字部位少量塗抹,只要能做好清潔保溼,基礎保養工夫大功告成,要注意的是,敏感性肌膚或者是角質層曾受傷的,由於皮膚不具保護膜,不要用皂鹼肥皂,挑界面活性佳產品,讓油水互溶乳化度夠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最好是能挑天然植物產品洗臉。
值春夏交替之際,美白品成為各家化妝品廝殺戰場,消費者根本沒有本事弄清楚那些美白成份是有效的,加上各家公司吹捧自家科技獨創新技術,不具專業知識背景者對美白更是一片茫茫然。
衛生署在八十九年六月公告,可使用於化妝品的美白成分為維他命 C衍生物 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、 Ascorbyl Glucoside以及麴酸、熊果素四種,而對苯二酚雖然可以阻斷黑色素的形成,達到美白除斑的效果,但若使用不當易引起皮膚炎等副作用,自七十九年起衛生署即限制化妝品不得添加,須以藥品管理。
游鴻儒說,美白是屬於功能性進階商品,維他命C可以發揮預防黑斑效果,但是對於已生成的老人斑、真皮層斑點、顴骨斑、青灰斑等,它則是無技可施,只能靠醫療儀品進行美白,再者,由於維他命C屬於酸性,敏感性肌膚不建議使用。
塗的保養品,沒有辦法立刻見效,塗抹維他命C美白品者,一定要長期塗抹,如果產品顏色不是淡黃色,而是轉為咖啡色,消費者可要注意該產品已氧化,由於它不穩定,保存方式最好是以深咖啡色不透明玻璃瓶包裝,該成份對於小皺紋還是有微量撫平功效。
市售保養品一堆,愛美者錢要花在刀口,東西買多了,並不代表一定見效,聰明消費者買保養品,還是要多了解內容成份,就像皮膚科醫師祖師爺般,一塊南僑肥皂照樣洗遍天下無敵手。